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大连口岸最大单体冷库投入运营

  3月上旬,仓储能力为12万吨的大连市最大单体冷库——大连港毅都冷链二期1号冷库正式投入运营。由此,大窑湾冷链物流园区冷库规模已达到40万吨。

  现在,大连港已经形成国内沿海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大窑湾保税港区冷链物流中心,也是国内唯一一个集保税港区、专业冷藏船泊位、集装箱码头及冷库群于同一区域的专业化冷链物流中心。包括大连港毅都冷链公司在内的百余家国内外物流企业产品入驻大窑湾冷链物流园,服务功能涵盖水产品、水果、肉类等各货种的保税仓储、国际贸易与分拨配送,冷链物流园区内冷库规模已达40万吨,预计2020年将形成100万吨级冷库群及冷链物流配套产业群。

  冷链物流作为大连推动“四个中心”建设、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要战略之一,是港口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近年来,大连港着眼长远、提前布局,冷链物流建设与发展如火如荼。大连港毅都冷链二期项目于2014年破土开工,2017年1号冷库完成竣工验收,并相继获批国家质检总局进境水果制定查验场地、进境肉类产品备案库作业资质。今年1月,1号冷库及集装箱堆场顺利通过“海关监管场所”验收,成为大连海关辖区内第一个在“232号新管理办法”下获批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标志着二期项目在监管层面已具备投产条件。毅都冷链二期场地投产后,将为口岸建设增加12万吨的冷库库容、60个温控查验平台。

  毅都冷链二期项目的作业模式较原有方式有了很大突破。自动化场站管理系统的入驻,实现了检验检疫及海关分卸、分流、放行等指令的电子化对接,客户也可在场内利用自助查询系统及时了解货物信息,预约作业功能平台和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则有效避免了信息阻滞问题,减少了客户的时间成本。而与保税港区传统的保税监管模式相比,二期项目实施非保税监管,以此优化通关流程,可以极大地提升冷链货物通关效率,节省物流操作成本。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与发展,大连港冷藏集装箱每年进出口量超过20万标箱,进口水果、冻肉等冷藏货物份额位居全国前列,冷藏水产等国际中转业务以每年60%的增速快步发展。进口冷链业务覆盖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及华北大部分地区。当前,大连港正在快速推进沈阳、郑州、广州等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将来,大连港冷链服务网络将从北向南延伸至东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初步建成具有网络化、一体化、互动式发展格局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